一近中秋,团圆的情思就充满人间,上通天宇。
明月中秋,银盘般的明月给人间带来美好的和煦的柔辉,抚慰人心。然而,事物总是阴阳两面并存,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话说古代曾有一奇女子善用如月圆盘给了自己转机,成了团圆的心愿。
<fond=楷书>苏伯玉妻〈盘中诗〉妙趣
一千多年前,传说约是在汉、晋期间,有个小官吏之妻,丈夫苏伯玉从长安出勤到四川蜀地,两地遥隔,久无音讯,问不到归期。因此,这位聪慧坚忍的其女子作了一首奇诗〈盘中诗〉,感动了丈夫,终于夫妻俩得以团圆。
〈盘中诗〉写在一圆盘中因以为名,含蓄中倾尽思念之情。这里说一说偶得数字谐音和形象寓意之妙趣。
“圆盘”比喻团圆。〈盘中诗〉字数167,连题“盘中诗”是170字。这字数是“巧合”呢?还是故意作成别有寄寓之意呢?“167”与“一留妻”谐音,“170”与“一去了”谐音,“一留妻”与“一去了”无归的丈夫相对;而“170”又可与“一起了”谐音,让人联想到:接获这首诗后,丈夫将归来与“一留妻”团圆“一起了”呢?还是丈夫从此“一去了”,“一留妻”独守空闺等不到归人呢?写这首诗时,恐怕伯玉妻也是没有底的。
<fond=楷书>〈盘中诗〉读解
苏伯玉之妻所作〈盘中诗〉全诗四十九句,写在一盘中,从圆心开始,一圈又一圈满布盘中,充满慧巧匠心,于古于今都是奇观!
怎般读法?可能难倒人。她也知道,才心高气高的在诗中有提示,可又调侃人一下:“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从盘中间往外一周一周读下去。
清代名书画家郑板桥有一〈苏伯玉妻盘中诗〉书画,文字排列是从盘正中间往外顺时钟方向螺旋状一圈一圈书成。
另外,也常见排列如同心圆的〈盘中诗〉,文序曲折反复,一逆向、一顺向循环而成的。盘正中间是“山”字,是诗的起头,山的下方是“树”,这是第二周开始。要往哪边读下去呢?以字义判断,得出反时钟方向读出“ 山树高 鸟鸣悲 泉水深”。
接下去第三圈怎么读?在“深”字下方是“鲤”字,这是第三周开始,要往哪边读下去呢?以字义判断得到顺时钟方向读出“鲤鱼肥 空仓雀 常苦饥 吏人妇 会夫稀 出”。接着在“出”的下方是“门”字,这是第四周开始……依此类推,一圈一圈、一顺向一逆向地屈曲成文,从中央以至盘周边。
这首诗在形象上也充满了象征:用“圆盘”代表“团圆”的心意;诗文一圈又一圈比喻夫妻彼此是“同心圆”不能离心;从中心到四周越扩越大的圆,就如同对丈夫的思念一般日日夜夜越扩越大。
〈盘中诗〉诗作年代和作者不详,一说晋代,一说汉代。因为诗中镶有收信对象的名字“姓者苏 字伯玉”,故而得知寄信妻之夫叫“苏伯玉”,信中还写着“家居长安 身在蜀”,所以后人能得知一些夫妻远离两地的背景。
长久以来,月圆人团圆都是人间共通的心愿。相聚时难,让人更加珍惜相逢、相守的时光。
<fond=楷书>
附录:〈盘中诗〉
山树高 鸟鸣悲 泉水深 鲤鱼肥
空仓雀 常苦饥 吏人妇 会夫稀 出门望 见白衣 谓当是 而更非
还入门 中心悲 北上堂 西入阶
急机绞 杼声催 长叹息 当语谁
君有行 妾念之 出有日 还无期
结巾带 长相思 君忘妾 未知之
妾忘君 罪当治 妾有行 宜知之
黄者金 白者玉 高者山 下者谷
姓者苏 字伯玉 人才多 智谋足
家居长安 身在蜀 何惜马蹄 归不数
羊肉千斤 酒百斛 令君马肥 麦与粟
今时人 智不足 与其书 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评论